【平權之路】專法保障同婚?德國人告訴你專法母湯
即將面臨同性婚姻公投的台灣,立專法與修民法兩派爭論不休,那就來看看德國為何會從2001年的專法《同性伴侶法》,到了2017年卻納入類似台灣《民法》的《婚姻法》,而2018年的台灣,是要走德國2001年的老路?還是直接修民法比較好呢?
德國在2001年立了專法《同性伴侶法》,立法進程高居歐洲前五名,但整整隔了16年,到2017年6月30日才將同性婚姻法納入類似台灣《民法的》的《婚姻法》,成為第15個真正平權的國家,對此挺同的德國民眾表示:「我個人認為這是好事,德國是個多元文化國家,所以我們也應該關注性別議題,我們應該告別數百年前決定好的事情。」,但也有德國民眾不同意:「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他們就是不正常,婚姻不僅是共同生活而已,婚姻不應該被汙衊。」
即使到現在德國反同聲浪仍是存在,而德國從專法走到納入《婚姻法》花了這麼久的時間,追根究柢與篤信基督教有關,1871年德國政府頒布一條法律,判男同性間的性行為犯法,納粹時期更擴大執行,有15000名男同性戀被送往集中營,直到1994年才廢除此法。
2001年挺同的社民黨與綠黨基於當時社會風氣,只好選擇立專法《同性伴侶法》送進議會過關,但守舊派還是很不滿,決定申請釋憲,當時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對德文「Ehe(婚姻)」給予最狹義的解釋,僅指一男一女的組合,但不代表同性不被保障,所以判決《同性伴侶法》合憲。
這個看似照顧同志權益的法案,事實上矮了《婚姻法》一大截,更耗費法院資源,像是同性伴侶繳稅繳得比異性夫妻多、也不能合報所得稅、公務員的同性伴侶不能繼承撫恤金,明明一樣都是結婚卻差很大,導致同性伴侶每遇到一種狀況就要訴請判決,2016年底 ,德國就累積了300多個案件等候判決,其中吵得最兇,遲遲解決不了的就是領養子女的問題。
2017年德國聯邦議院乾脆投票表決,以393票贊成 226票反對通過法案,正式將同婚納入《婚姻法》,把《婚姻法》修正為,婚姻是兩個不同性別或同性的人,一起過一輩子。
「多數通過真的是一個偉大的勝利,因為這意味著社會進步,相信許多保守派也意識到了,一段婚姻中的重點是責任,而不是對同性戀的歧視。」德國綠黨議員貝克相當開心的說道,但德國總理梅克爾可就開心不起來了,「對我來說,德國憲法中的婚姻,就是一男一女所組成,這就是為什麼我投下反對票。」
其實梅克爾在2013年大選期間就以「不利兒童成長」為由,拒絕同性伴侶領養孩子,不過2017年6月27日卻突然鬆動立場,表態如果議院表決同婚法案,自己不會向議員下指令要投反對票,而是會讓議員照著良心投票,但梅克爾自己還是投了反對票。
專家分析這是因為9月選舉快到了,梅克爾受到許多壓力,像是被難民議題搞得聲望直直落,再加上婚姻平權意識崛起,當時民調顯示有83%德國人支持同婚,梅克爾為了吸引中間選民,不得出此選舉策略。
德國的同婚合法化走來一路艱辛,但這只是個開始,「我認為接下來也要像現在公開討論,藉此擺脫歧視,像是家庭價值,領養問題等彩虹家庭等狀況。」德國民眾說。
另外,有專家對同婚入《婚姻法》是否合憲抱有疑慮,也有另一派認為憲法本身並未對婚姻做出定義,不過制度牽動著人們對於現實的理解,勇敢面對並尋求解決之道,遠比視而不見來得更好。(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世界走向平權專題】
【一粥國際】全球25同婚合法國家 他們家庭還好嗎?
【平權之路】同婚行不行? 愛爾蘭、澳洲公投SAY YES
【平權之路】南韓反同超激烈 背十字架、壯漢勾手躺馬路
【平權之路】專法VS.民法怎麼選? 從德國變遷看台灣
【平權之路】嚇死人性知識紛紛「出櫃」 公投前這些東西不可不知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國際》
新聞-
英駐港領事館前雇員「被嫖妓」後來台 遭境外人士跟蹤監視
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前雇員鄭文傑,日前被深圳公安扣上「嫖妓」罪名,行政拘留15天後,曾於8月30日來台停留約3個月,期間疑遭...
-
敵我不分!港親共團體輸不起包圍紅媒 女記者狂叫:我TVB啦
香港激進親共團體「忠義民團」成員石房有,昨中午號召建制派(親中派)支持者,於灣仔港灣道花園舉行「愛中國護港大集會」,約有...
-
有夠顧人怨 全球民調:亞洲鄰國都討厭中國
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上周四(5日)公布最近一項在全球34個國家進行的調...
-
氣候變化導致海洋「缺氧」 鯊魚、鮪魚將首當其衝
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加上營養物污染,正加劇海洋「缺氧」問題,威脅多種魚類。氮、磷等植物營養物質隨著農業、工業、家居污水流入...
-
俄總統普丁「核彈箱」首次曝光 按下白色按鈕即發射飛彈
俄羅斯國防部旗下紅星電視台(Zvezda)節目,最近首次公開披露總統普丁的手提「核彈箱」,內設多枚按鈕,其中白色按鈕是控...
-
被迫賣淫惹嫖客不滿意 少女被6友人打死分屍
中國陝西榆林神木市的15歲少女吳丹,去年被數名朋友強迫賣淫,後來又被打死、分屍。由於犯案時被告們分別未滿16和18歲,可...
-
魯迅上海故居遭逼遷 文化人抗議後「被消失」
歷史名人雲集的中國上海景雲里,近日再發生逼遷。當地文化人程紹蟾20年前買下景雲里7號一座樓房,上月底遭多名蒙面大漢強闖入...
-
中國地方政府負債累累 831個淪失信政府
香港《蘋果動新聞》早前到中國直擊推行社會信用評分系統後的「美麗新世界」,發現許多中國人大讚「國家推薦的就是好東西」;維權...
-
白宮經濟顧問:美中貿易協定仍存在變數
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周五(12/6)透露,美中正在接近達成貿易協定,但是能否簽署尚存變數。 美國之音報導,庫...
-
環保人士揭中國官員貪腐 被控尋釁滋事重判7年
西藏環境保護人士阿亞桑扎,因為踢爆中共官員貪腐,且長期遞交請願書,要求調查地方官員,結果上周五(6日)被青海省果洛藏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