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虐頻傳,台灣怎麼了?-蘋中信:為何虐童悲劇一再上演?(呂秋遠)

本周發生兩件「駭人聽聞」的虐童事件,一件致傷、一件致死,也「再度」掀起民眾對於虐童案的嚴重關切,有些民眾甚至揚言要以暴制暴。
以引號標明「駭人聽聞」與「再度」,原因在於類似案件在冰冷的統計數據中並不少見,以兒童家暴事件來說,受理案件人數在民國104年達到最高峰,為4萬1512件,而在106年為2萬2403件。如果是虐童致死案,在106年達到27件,父母虐待子女死亡為13件,父母帶孩子自殺為13件。換言之,只有1件是嚴重疏忽導致孩子死亡,其餘都是故意傷害孩子致死,或是直接故意殺害子女。
社會安全網難建置
從這些數字來看,台灣兒童受虐並不罕見,只是不常引起新聞媒體的注意,而且民眾在一次又一次的虐童事件曝光後,往往都是義憤填膺,或是包圍警局、或是要求加重刑度,甚至有人直接攻擊加害者。這些新聞,每隔一陣子就像是「複製貼上」一樣,民眾開始責怪司法無力、政府無能,等新聞熱度過了以後,一切彷彿恢復原狀,就等待下一件悲劇的發生。可是,民眾到底要如何明確的要求政府改善虐童的社會問題?
嚴刑峻法當然是一個方式,只是不能確定是否有成效。畢竟不論是虐待兒童或是傷害兒童致死,在行為當下考慮刑度者少,衝動者多。或許會有某些人在行為時擔心會被判處無期徒刑,因此就此收手。但當多數人打紅了眼,或是存心帶孩子自殺,恐怕根本不會考慮刑期的問題。如果考慮從根本做起,可能就要從社會安全網的建置來思考。這其中包括生育前強制教育、高風險家庭的嚴格追蹤與定期查訪、賦予保護性社工更多的公權力、建立家庭暴力處理團隊,不讓社工單打獨鬥,給予更多資源等,這些都是可以努力的目標。
然而,我們有這樣的決心與資源嗎?當某些措施通過立法,並且付諸實施,民眾不會開始認為侵犯人權或是政府濫權嗎?從過往的經驗看來,多數民眾不見得會有這樣的決心。要達成這樣的目標,民眾生育前強制教育,就是一種有可能侵害人權的措施,目前法院在處理離婚的未成年子女親權歸屬時,往往會「建議」當事人前往上課,以出席率作為判斷依據。可是真的要全面推廣到所有父母,恐怕許多人就會開始抱怨為什麼要上課、上班請假很麻煩、對紓解少子化現象不利、成效不彰等等批評就會出現。
嚴格落實對高風險家庭訪視、追蹤,就會有家長認為擾民、浪費資源。而要建立更綿密的社會安全網,社工人力不足與薪水過低也必須要投入更多預算,排擠其他社會福利支出,又會引起民眾反彈。讓保護性社工有更多的公權力,例如與警察密切配合,又會有《家庭暴力防治法》、《社會工作師法》等修法問題,這些似乎也不是民眾或政府關心的優先法案,也需要多花點時間凝聚共識。
新聞過後回到原點
因此,當新聞熱度過後,一切又回到原點。等待下一次虐童悲劇發生,所有的抱怨又會再次複製貼上,民眾寧願打人、不信任司法,也不願意捐錢給公益團體,或是要求政府將施政重心與預算置於社會安全防護網的建立,而保護性社工的待遇與安全,仍然不是民眾關切的焦點。你真的在乎虐童事件嗎?請告訴你的立法委員,大量投入資源在社會安全網與修法。平常也請多捐助公益團體,給他們更多力量,而不是在事件發生後,詛咒家暴者去死。
悲劇都是在這種情況下,不斷重複的。
律師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要聞》
新聞-
《蘋果》踢爆 富野逼學生當奴工 主管拿成績要脅 強迫加班「做功德」
富野集團在國內有8間飯店,旗下武陵富野渡假村由政府斥資4億打造,再委託富野集團經營,有4所學校、20多名建教生及實習生;...
-
專法避壓榨 建教生仍銳減1.2萬人
教育部統計,受少子化影響,高中職建教合作學生近年大減,從2011年的近3萬人,到近年銳減1.2萬人,僅剩約1.8萬人。 ...
-
今隨報贈GB鮮釀餐廳、前鎮水產獨家優惠
...
-
謝政鵬女友 遭輾斃 悲痛「說好等我的」法國銜哀出賽晉8
前天文化大學開學第2天,下午4時許,張恒綿(20歲)放學後沿著愛富二街從學校離開,走在跨越格致路斑馬線上時,由呂姓駕駛(...
-
轉彎時有A柱死角 向前探頭才瞄得到
有20年資歷的北市陳姓公車司機指出,大車因車寬、高度問題,只能仰賴後照鏡察看兩側,但車子在移動或轉彎時會有A柱死角,駕駛...
-
蛋白質的營養攝取,和你有關係嗎?
蛋白質攝取不足, 有可能皮膚乾燥,頭髮和指甲容易斷裂。 有可能關節容易疼痛。 有可能會造成抵抗力減弱,免疫系統容易遭受各...
-
熱戀1年甜蜜吃家宴「綿綿就像一家人」
友人說,張恒綿在台北市網球運動中心擔任瑜伽老師,謝政鵬偶爾需要練瑜伽強化體能,2人因而結緣,謝在去年4月曾在臉書po練習...
-
草案出爐 同婚伴侶擁繼承權 名稱竟用「大法官釋字第748號施行法」政院今通過
大法官會議在2017年5月作出釋字第748號解釋,認為現行《民法》未保障同性二人永久結合關係,與《憲法》保障的婚姻自由與...
-
同婚伴侶報稅《蘋果》試算省萬元
...
-
北京同仁堂 賣回收蜂蜜遭撤獎 挨罰6400萬 重創百年信譽
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前天透過官網宣布,中國國營企業「北京同仁堂」因旗下子公司違法使用回收蜂蜜作為原料,已於本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