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配偶必須共同收養 才是為了孩子好

彭治鏐/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副秘書長
國內的無血緣收出養制度,因《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的修正,於2012年開始實施基於兒童最佳利益的諸多規範,如:國內收養優先於國外收養、無血緣收養必須透過專業收出養機構媒合、收養人須接受親職準備教育課程等,用意不僅是為了讓收養人在事前能有足夠的親職能力,也為了保障孩子權益與杜絕販嬰事件發生。而實際上在國內法令中,單身者可以申請收養,因此國內收出養機構在近年,陸續都有遇到單身者、同志伴侶等不同家庭型態的民眾前往諮詢、申請收養。
在收出養社工的專業實務中,一直都是以「為孩子找一個合適的家,而非幫大人挑一個孩子」為核心理念,來執行對收養人的評估與服務。在至少超過一年多的評估流程中,收養人須經歷親職準備教育課程、多次會談與家庭訪視、資格審查、媒親配對、半年試養期與多次家庭訪視、辦理法院收養聲請等流程,整個過程中被專業社工細緻且深入地評估著,評估面向包括:收養動機、對孩子的期待、經濟能力、人格特質、婚姻/伴侶關係、照顧教養計劃、支持系統與親友態度、告知孩子身世的態度與計劃等。
由此可知,對收養人來說其實充滿著層層關卡,也經常有收養人無法走完整個流程。舉例來說,出於家族傳宗接代壓力的收養動機、對孩子有不切實際的期待(「要乖要聽話」、「要看得順眼」)、收養動力不一致(常見是一對不孕夫妻,一方想申請收養、另一方還想嘗試親生)、不打算讓孩子知道其被收養身世、重要親友不支持等,都是實務上常見會停止其申請流程的可能原因。
面對實務上開始出現申請收養的同志伴侶,除了上述原有的評估面向外,國內已有收出養機構額外增加參考國外基於兒童最佳利益設計而成的同志收養評估面向:原生家庭、親密關係、同志認同、出櫃經驗、支持系統、面對污名因應計劃,來評估申請的同志伴侶是否適合成為收養人。
收出養機構也發現今日婚姻平權尚未通過實施,讓同志伴侶無法以一對已婚配偶身分「共同」申請收養,只能由其中一方以「單身」名義申請收養,使得要照顧、教養孩子的這對同志伴侶,面對生活上的不確定風險,也可能會影響其關係穩定度,明顯違背孩子的利益。
在收出養實務與研究上皆顯示,絕大多數要出養的孩子,都需要穩定、安全、具開放度與滋養性的親子關係與家庭環境,而非特定的單一家庭結構。政府唯有在討論婚姻平權法案的實質內容中,確保無論是同性配偶或異性配偶,皆平等的規範必須兩人共同申請收養,才能真正保障被收養孩子的最佳利益,讓其在被法律所認可、保障的各種收養家庭中成長。
【即時論壇徵稿】
你對新聞是否有想法不吐不快?本報特闢《即時論壇》,歡迎讀者投稿,對新聞時事表達意見。來稿請寄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文長以500字為度,一經錄用,將發布在《蘋果日報》即時新聞區,唯不付稿酬。請勿一稿兩投,本報有刪改權,當天未見報,請另行處理,不另退件或通知。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論壇》
新聞-
賀陳旦:期待台灣燈會「3.0」
賀陳旦/交通部前部長前天元宵節,2019台灣燈會在屏東燦爛登場。自從1990年有全國性慶元宵燈節以來是第30屆舉行。30...
-
苗博雅專欄:試著和孩子說母語吧
苗博雅/台北市議員今天是2月21日,您知道這個日子有什麼特別意義嗎?恐怕很少人注意到,每年的2月21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最高檢吳巡龍:最高檢覆最高院黃法官提問
吳巡龍/最高檢察署調辦事檢察官、謝明達案非常上訴補充理由書主筆昨日閱讀最高院黃瑞華法官投書貴報「致檢察總長公開信」宏文,...
-
【名采】陳樂融專欄:從命理看華航罷工事件
陳樂融/作家、作詞家、主持人開春第一要聞是中華民國首例機師罷工事件,歷經七天四度談判後落幕。網友問罷工是否與星象有關,沒...
-
【名采】詹慶齡專欄:食物的記憶(上)
詹慶齡/資深新聞主播朋友向來懂吃,讀了上周《慢遊小鎮》書寫我的返鄉回憶後,玩笑問道「怎不多寫點記憶中的好滋味?」其實,他...
-
【名采】李昂專欄:有錢可從優雅到文雅
李昂/作家不要跟我說什麼「富過三代才懂吃穿」。那是個資訊不流通的時代,財富集中在極少數人的手中,非權即貴,階級流動不易,...
-
【名采】新井一二三專欄:且說「綜文教室 」
新井一二三/日本作家 ...
-
【名采】褚士瑩專欄:你真的知道自己在講什麼嗎?
褚士瑩/作家、法國哲學踐行學院教練我是一個演講時超級不愛用PPT簡報的人。使用PPT簡報,當然會有它的作用,比如說關鍵字...
-
【名采】蔡瀾專欄:在日本吃魚
蔡瀾/作家日本人吃肉的歷史,不過是最近這二三百年,之前只食海產,對吃魚的考究比較其他國家強,理所當然。他們吃魚的方法,分...
-
高社工會秘書長:韓市長,請為血汗復康巴士開路
郭志南/高雄社工工會秘書長在華航機師罷工引起各界關注之餘,鮮為人知的是在高雄市同樣有一群復康巴士司機也正與惡劣的勞動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