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檢察官法官:合憲的專法,你在哪裡?

聯名投書作者:鄭子薇檢察官、王晴怡檢察官、孫健智法官、官怡臻法官、時瑋辰法官、陳布衣法官、施家榮檢察官、陳映妏檢察官
在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爭議當中,「立專法」常常被當成一種折衷選項(如果不是赤裸裸的妥協),即使在釋字第748號解釋公布之後,專法的支持者還是認為,解釋文裡的「至於以何種形式達成婚姻自由之平等保護,屬立法形成之範圍」,仍然保留立專法的空間。然而,這句話精確的解讀是:無論立法機關所修訂的法律形式,均須賦予同性伴侶「婚姻自由之平等保護」,才符合該號解釋之意旨。
基於婚姻而享有權利、負擔義務的人,法律上多以「配偶」稱呼。「伴侶」跟「配偶」不只是稱呼的差異,更是法律地位的差異。釋字第748號解釋也強調如逾期未完成修法同性婚姻直接發生法律上「配偶」關係之效力。現行法只保障「配偶」權益,卻沒能容納同性伴侶的規定,在司法實務上常見的有:
(一)於刑事訴訟程序,不是配偶的同性伴侶,無法為另一半提出獨立告訴或上訴、聲請再審、聲明異議,不得獨立選任辯護人或擔任輔佐人、無法主張利益衝突、無適用迴避制度、沒有拒絕證言權。
(二)於民事訴訟程序中,同性伴侶也沒有拒絕證言權、不適用迴避制度,也沒辦法擔任伴侶的訴訟代理人。在司法實務上常見的車禍致死案件,《民法》上的精神慰撫金、《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上的保險給付或特別補償、《犯罪被害人保護法》上的遺屬補償金,第一順位的請求權人都是「配偶」,同性伴侶完全被排除在外,如果涉及國家賠償,同性伴侶更是求助無門。
(三)《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規定,末期病人無簽署意願書且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由包括「配偶」在內的最近親屬出具同意書代替之,不是配偶的同性伴侶,並非最近親屬,也無從代替出具同意書。
(四)關於矯正事項,現行各監所的行政規則將受刑人分級,級別較高的受刑人,只限於配偶、血親及姻親接見,而不是配偶的同性伴侶,就無法接見入獄之伴侶。甚至連聲請易科罰金,都僅限於受刑人之配偶、三親等內血親、二親等內姻親,才能代為聲請。不是配偶的同性伴侶,就無法代為聲請。
(五)關於身後事,《檢察機關與司法警察機關勘驗屍傷應行注意事項》規定,屍體檢驗或解剖後,相驗屍體證明書應交由死者配偶或親屬收領殯葬,而不是配偶的同性伴侶,就沒有領取相驗屍體證明書、收葬伴侶的權利。
然而,訴訟上的程序保障、意外或犯罪帶來的痛苦、接見入獄的伴侶、陪著伴侶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期盼,這些事情,不會因為伴侶為異性或同性而有不同,相關的權利義務,也不該因此而有所差別,卻可能因為專法的適用範圍不足,而受到不合理的差別待遇。
如果專法所規範之權利義務,不如婚姻制度般完整,同性伴侶每遇到生活中窒礙難行的權益困境,只能透過不斷的爭訟、憲法訴訟予以解決。以專法的支持者經常引述的德國為例,德國在2001年通過《同性伴侶法》以後,16年間衍生超過10起的憲法訴訟,包括2009年關於同性伴侶的社會保險、2013年同性伴侶收養小孩等案例。
此種將權利義務七折八扣、掛一漏萬的立法方式,亦有違反兒童最佳利益之虞:在德國《同性伴侶法》的架構下,同性伴侶無法如異性戀夫妻般共同收養小孩,因此必須由其中一方以單身身分提出收養,數年後另一方才能聲請收養同一名小孩(再一次進行同樣的程序),如此作法不僅程序耗費,而且毫無實益,在親子關係尚未建立的空窗期內,小孩只與其中一方有法律關係,另一方雖為實質照顧者,卻常因法令限制而無法處理與小孩有關的日常事務。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法官Susanne Baer訪台時就曾指出,既然已有德國《同性伴侶法》的前車之鑒,我國沒有迂迴繞道的必要,毋寧宜直接了當地承認同性婚姻。
如上所述,關於「配偶」的法律條文、所涉及的權利義務,多如牛毛,而且分屬立法院不同委員會。若逐一修法,顯然耗時費工、毫無效率,更容易掛一漏萬;所謂專法、專章,如未全面適用關於「配偶」之規定,將造成無數法律漏洞,也無法通過平等權的考驗;而拒絕承認同性伴侶的配偶身分,卻又開放同性伴侶準用「配偶」相關規定的做法,更是疊床架屋。
最有效率且最能夠達到「婚姻自由」之「平等保護」的立法方式,便是直接修正《民法》,讓同性伴侶能夠一體適用《民法》及其他法律關於「配偶」的規定。如此一來,只要修改《民法》,不用逐一修正上述諸多法律,就能做到。如果立法者制訂的法律,使同性伴侶的權利義務有別於異性伴侶,那麼,說明為何在該特定情況下,必須做出差別待遇的理由,就成了立法者責無旁貸的義務,也是全民檢視我國立法品質的一顆試金石。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論壇》
新聞-
性平教育大平台:請把隱私還給當事人們,停止肉搜、曲解與趁機污名
張明旭/性別平等教育大平台專案經理去年考上台大醫科的雄女學生,因被爆出已與雄中男友分手、並和同系學長交往,立刻引發許多網...
-
兩岸「和平協議」真能帶來和平?
HONG/研究生 2019年,對兩岸關係來說依舊是艱困的一年。中共在今年一開局,就來了個《告台灣同胞書》40周...
-
總統初選怎麼辦:天王們,多點理念才是關鍵
周金柱/ 中央大學博士、退休公務人員 國民黨朱立倫、馬英九、王金平、吳敦義四大天王要競逐2020總統大位,雖然...
-
同婚草案准「繼親收養」,孩子能說「不」嗎?
徐勉生/退休大使 行政院日前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草案,其中允許「繼親收養」。 法務...
-
中國海外民運人士:大陸人民對國民黨還有希望
薛偉/中國海外民運刊物《北京之春》發行人在中國大陸,70歲以上的人來自中華民國,4、50歲左右的人父輩經歷過中華民國,2...
-
楊鵬生:挺同挺到丟政權,民進黨算仁至義盡了
楊鵬生/醫師、作家 首先表明本人挺同立場,並在媒體發表許多挺同文章,例如《蘋果》:《今天我是同性戀》、《何必禁...
-
一位基層兒醫:以水代粉,兒童用藥就安全嗎?
周祖佑/台灣兒童醫學會理事、中華民國基層醫師協會常務理事 台灣健保之便,醫術精湛,生技發達,世界優數。然其對藥...
-
搶救台灣母語:請設立「國家語言發展中心」
張復聚/醫生、台灣羅馬字協會會長 &n...
-
警察心聲:比罪犯還先被起訴,是追求正義的代價?
蘇利南/現職警察 日前新北地檢署起訴6名執法人員,因為執法過程未經合法通知嫌疑人,使得為了保護人民財產,確保司...
-
一把火燒出了政府對高山觀光的「不管理」真相
蔡日興/魔境熊登山客社團管理員 一把火燒出了260袋的垃圾?其實,這把火燒出來的是我們的高山觀光真相。&nbs...